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西南科大科技园)是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它位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所依托的西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高校,覆盖了新材料、电子信息、农学、环境与资源、土木建筑工程等学科领域,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目前,西南科大科技园由校本部东区孵化园区、城南校区孵化园区和大学科技园新区组成。校本部东区孵化园区和城南校区孵化园区已经投入使用,现有可自主使用的场地总建筑面积约2.83万㎡、孵化场地总建筑面积2.3万㎡。
仅2012年以来,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建设取得较好成效,成功转化了校内外科技成果33项,新增入孵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已逾60家,入孵企业注册资本近1亿元人民币,拥有各类专利27项,累计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667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已正式进入国家大学科技园从事创新创业工作,包括博士56人、硕士95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9人。
按照省政府办函〔2013〕88号文要求,西南科大科技园将聚集全省科技资源优势,省、市、高校共同推进大学科技园新区建设,力争把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我国西部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发挥学校智力资源优势,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入园转化,建设成为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整合社会各类优势资源,推动高校学科性公司入园孵化,建设成为国家级孵化器;发挥学校人才培养优势,提高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建设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发展历程
2001年05月,科技部、教育部同意“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筹)”在绵阳组建。
2003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正式授予“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
2008年01月,组建成立“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管理体制由“市校共建,以市为主”调整为“市校共建,以校为主”。
2011年09月,学校正式设立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作为正处级职能机构,从事西南科大科技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012年0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认西南科大科技园符合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条件。
2012年03月,科技部、教育部认定西南科大科技园通过2011年度的评估。
2013年03月,科技部、教育部认定西南科大科技园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2013年04月,管委会领导体制及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实行“双主任”制。
2013年04月,加挂“中国(绵阳)科技城大学科技园区”牌子。
2013年05月,省府办将“加快建设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确定为2013年度绵阳科技城建设10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2013年07月,学校校长办公会研究加快建设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相关事宜。
2013年08月,绵阳市政府发文,正式提出了大学科技园新区建设方案。
2013年09月,“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组”正式成立。
2013年11月,“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正式筹建。
2014年06月, 四川省批准成为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建设依托单位。
2014年12月,大学科技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