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成立于1958年,是以一级学科建所的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也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长期以来,研究所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战略新兴生物产业的形成与升级提供科学基础、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
成都生物所现有在职职工35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百人计划”入选者14人,高级科研人员140余人。研究所拥有植物学、动物学、环境科学、药物化学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药物化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制药工程、药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4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在学研究生300余人。
成都生物所设有天然产物研究中心、生态研究中心、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研究机构,是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四川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的依托单位。
成都生物所公共实验技术中心拥有600MHz核磁、高分辨质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多功能显微镜等各类先进仪器设备。该所有茂县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中国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站)、若尔盖高寒湿地定位研究站等8个野外生态站(点)。该所标本馆馆藏两栖爬行动物标本10万余号,标本的种类和数量居同领域全国第一位,亚洲第二位;植物标本20万份。
主要检测领域包括天然产物分析、药物分析、环境、分子生物检验检测、微生物检验检测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