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78年成立的原四川大学中心实验室和原四川医学院中心实验室,以及1980年成立的原成都科技大学理化中心,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首批建成的分析测试中心之一,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第一个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现在的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由原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原成都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原华西医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先后合并组成。迄今,本中心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211工程”建设项目和“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已拥有核磁共振仪、扫描探针显微镜、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四圆单晶衍射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数字图像分析系统、热分析系统、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动态信号分析系统等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及相应辅助、配套设备,总价值3000万人民币以上,是目前西南地区近代分析测试手段较为齐全的理化检测中心之一。
中心是学校直属院处级业务实体,下设五个检测室及行政办公室、业务办公室、技术安全保障室。业务办公室全面负责中心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中心现有正式职工83人(含科研岗位),其中教授(级)8人,副高职称人员29人,中级职称人员38人,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8%。在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十一五”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国际学术刊物编委2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8人有海(境)外留学(访问)经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于1991年通过了国家技术监督局对本中心的检定测试能力及其可靠性的评审、认证,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并于1996、2001、2006年三次顺利通过复查评审。中心坚持“科学公正、准确规范、诚实守信”的方针,分析检测校内外送检样品,不仅为校内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也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
主要的业务范围包括无机分析、有机分析、微区形貌和成份分析、晶体结构分析、材料力学性能分析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