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办于1999年12月,是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川大科技园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主园区位于成都科技一条街黄金区域——四川大学。同时按照“辐射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四川省绵阳、德阳、遂宁、成都(高新区、武侯区、龙泉区、双流县)、浙江苏州等地已建或拟建科技园分园共8个。科技园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设施完善、协调统一、形式开放,已成为科技创业者乐园和成都市科技园区一颗灿烂明珠。
川大科技园依托四川大学雄厚的科研、技术、人才优势,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逐步实现了“三基地、一中心”,即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中心的目标;构建了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行政服务体系、投融资服务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园区采用“专业化、法人化”的企业运作机制,吸引各种社会资源,努力打造一个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川大科技园自建立以来就以“促进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川大建设国际一流综合性大学而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为己任,努力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多年建设,川大科技园已成为集聚创新技术、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性服务机构。
目前科技园主园区孵化场地总面积38000平米,入驻企业122家,其中在孵企业113家,成功申请专利67个;先后吸引了85名回国留学人员及海外专家、学者入园服务、创业;培育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328人。在孵企业及毕业企业累计实现技工贸收入58950万元,实现税收15487万元,为社会提供2800多个就业机会。并成功孵化了上百家企业,其中有80多家毕业企业,这些企业在软件、化工、电子、医药、食品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很多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2008年6月,孵化毕业企业——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截至09年中期,科技园拥有各类科技成果3000多项,地方重点新产品100多个;申请专利162个,被批准专利67个;累计转化高科技成果300余项,转让收入3500万元,社会接产企业新增产值近30亿元,新增利税4亿元。成功实现了“碲化镉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项目”、“食用菌废弃生物质的循环综合利用”、“尾气催化燃烧”等一批重点科技项目的转化。
川大科技园2005年12月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06年5月成为四川省技术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服务机构;2007年7月成为首批建立企业专利交流工作站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2008年8月成为国家科技计划先进服务机构。2006至2008年川大科技园组织的学生创业团队在第五届、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分别荣获银奖铜奖和两项金奖。2009年8月申报科技部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10月与成都市武侯区共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