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李克强总理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便利有条件的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落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政策。汪洋副总理指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农村的又一次创业创新浪潮,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2016年1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84号),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领导批示,结合我省实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我省《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国办“意见”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实化。
1.哪些人员纳入了《实施意见》支持范围?
《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农民企业家、大中专毕业生、未计划安置军人(含军官、士官、士兵)、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青年、妇女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
2.返乡下乡人员采取哪些形式开展创业创新?
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要顺应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大方向,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通过联合与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唱独角戏”“跑单帮”的方式开展创业创新,要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与实力强的精深加工企业联合与合作,组建行业组织或联盟。
3.返乡下乡人员在哪些领域开展创业创新?
返乡下乡人员在选择项目时,要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开展。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和自身优势,做到“三个对接”。一是主动对接“十三五”农业农村规划和现代农业建设规划。积极发展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鼓励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开展产地清洗、筛选、分级、烘干、储藏、包装、贴牌等商品化处理。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产业链纵向和横向延伸,提升农业价值链。二是主动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支持打造农业景区景点、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庄、休闲农业专业村等。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资配送、病虫害统防统治、托管服务、农业信息咨询等多元有偿服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电商与农村经营主体有效结合。三是主动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生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互动,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工和利益分配关系,让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并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4.返乡下乡人员借助哪些平台开展创业创新?
返乡下乡人员要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公益性孵化园区(基地),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器等平台开展创业创新。
5.返乡下乡人员注册登记有哪些政策扶持?
优化市场准入制度,全面实施“先照后证”改革,严格执行前置审批事项指导目录,对法律法规规定不需要办理行政许可的一般经营项目,企业可向工商部门直接申请登记经营。开展企业“三证合一”、“五证合一”登记改革,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
6.返乡下乡人员金融需求有哪些政策扶持?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需求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落实财政贴息、融资担保、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和涉农信贷投放等综合措施,加强农村基础金融支付结算服务。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探索权属清晰的农业设施、大中型农业机械等动产和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加大特色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鼓励探索开展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信贷保证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保险、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险等创新试点。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融资。
7.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有哪些财政支持?
针对返乡下乡人员创办的家庭农场,达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后,可纳入政策支持范围。鼓励返乡下乡人员创办领办的农民合作社申报、实施和承接财政支农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相关扶持政策向规范化、示范性农民合作社倾斜,实行财政补助形成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农产品加工、农村信息化建设等各类财政支农项目,要将符合条件的返乡下乡人员纳入扶持范围。各级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要将符合投资方向的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项目纳入基金项目库。对于进入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给予企业50%的厂房租金补助。
8.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有哪些用地用电支持?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创业创新提供用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返乡下乡人员共同举办住宿、餐饮、停车场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返乡下乡人员可以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依法从事旅游经营。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返乡下乡人员发展农业、林业培育和种植、畜牧业、渔业生产、农业排灌用电以及农业服务业中的农产品初加工用电,均执行农业生产电价。
9.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可参加哪些培训?
国家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培训项目有很多。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千乡万村送林技”行动、农村妇女创业创新培训等均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开放。政府鼓励各类培训资源参与返乡下乡人员培训,支持各类园区、农业经营主体、星创天地、中高等院校等建立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开辟培训新渠道。
10.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有哪些社会保障?
返乡下乡人员可在创业地按相关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按规定将其子女纳入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对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的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灵活就业方式参加社会保险的,可按规定给予一定社会保险补贴。对返乡下乡人员创办的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对返乡下乡人员创办的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按规定给予最长一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对返乡下乡人员初始创业失败后生活困难的,可按规定享受社会救助。持有居住证的返乡下乡人员的子女可在创业地接受义务教育,依地方相关规定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11.返乡下乡人员网上创业有哪些支持?
政府鼓励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提供商面向返乡下乡人员开发信息应用软件,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提供农资配送、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创业创新,支持投资入股参与电子商务进村综合示范项目、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项目建设。
12.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有哪些组织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建立推进农村创业创新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把有关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年度计划,协调解决农村创业创新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开展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土地流转、项目选择、科技推广、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典型事迹、优秀带头人,分享创业经验,展示创业项目,交流创业信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