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医疗领域已经占领了3D打印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生物3D打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已在医疗模型、个性化医疗植入物、仿生组织修复、手术器械、药物试验等医疗领域获得初步应用,未来或可用来制造活体组织和器官。
什么是3D打印?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步成熟,它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技术,势必给医疗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3D打印对医疗行业而言,是实现质变的难得机遇。如今,医疗领域已经占领了3D打印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3D打印技术在植入新产品中的应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生物3D打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已在医疗模型、个性化医疗植入物、仿生组织修复、手术器械、药物试验等医疗领域获得初步应用,未来或可用来制造活体组织和器官。
3D打印技术的最高境界是通过细胞和组织3D打印制造出人类器官的替代品,如具有活性与功能的血管、瓣膜甚至心脏等组织器官。他建议,把细胞与组织的3D打印列为攻关重点,组建优势团队,开展国际合作,提高自主创新。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