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管理系统   信息资源  市场  重点头条  正文

土壤地下水修复高端人才回归高峰在即 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发布日期:2017-03-10  来源:中国电工电气网   查看:267

我国土壤地下水修复的发展历程中,在党和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留学归国人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地下水修复的门槛很高,并不是一些专家和媒体声称的单纯土石方工程。全国土壤地下水修复企业10强前四名长期占据市场份额90%以上,其土壤地下水业务高管和主要技术人员目前均没有留学经历。

【中国电工电气网】讯

我国土壤地下水修复的发展历程中,在党和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留学归国人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包括骆永明、李发生、朱永官、胡清、姜林、李小平、龚宇阳、谢辉、丁爱中等等。他们以60后为主,并和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一批专家共同开拓了这个事业,居功至伟。

土壤地下水修复的门槛很高,并不是一些专家和媒体声称的单纯土石方工程。这一点从国内主要从业单位的发展格局可以看出,近年来,极少或几乎没有新进单位能够挤进行业传统的主要竞争行列,可见专业人才的重要。

当前,我国土壤地下水修复迎来新发展机遇的时期。同时,土壤地下水修复仍是我国环保工作中最为薄弱和最需要人才的领域之一,国家非常需要一批有着爱国情怀的海外归国人员投身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美国是全球主要的土壤地下水修复市场和先进技术设备发源地,随着美国环保局大规模缩减规模、经费和项目,以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留美高端人才的回归高峰,对国内环境修复事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然而,用人单位如何网罗合适的人才来大展宏图,海归怎样找到心仪的平台以发挥才智,这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全国土壤地下水修复企业10强前四名长期占据市场份额90%以上,其土壤地下水业务高管和主要技术人员目前均没有留学经历。这可能与国外咨询强和国内重工程有关。但是,行业主要科研院所的主要技术人员也以本土培养的为主,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和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当然,也有陈梦舫、李喜青、龙涛、宋昕和侯德义等少数留学归国人员参与到国家层面的工作。

通常,归国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本土化和接地气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首要挑战。同时,通向成功的基本条件还包括要尊重思考能力、执行力和领悟力,不能把国外经验照搬国内。

由于时间短等客观原因,2010年左右或以后归国的一批人员仍在努力证明和实现自身价值。

一位在修复业界颇有名气的留学归国人员长期扎根国内企业一线,在较短的时间就跻身国家级专家行列。他曾感慨地说,一定要实施过国内有影响力的项目,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才能赢得专家和业界的认可。

现在,用人单位想通过招募海归的方式迅速进入或做强做大修复业务,可能并不是合适的时间点,如今仅仅依靠海归人才突破行业壁垒并不现实,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同时,海归此时选择回国发展或创业,也许并没有赶上早班车。但是,总体上来说,单位与海归人才之间的双向选择还有很大余地,时间上来看也不算晚。

要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迎接《土壤污染防治法》,需要一批具备国际化视野和通晓国情的高端人才。希望用人单位客观冷静分析自身情况,评估是否能为归国人员提供发挥才智的平台。同时,也要识人善任,不能急功近利,多给一些时间引导、支持、融入和发挥。另一方面,高端归国人才也要对国内用人单位有所甄别,因为修复产业停留在发展期的时间窗口不会很长,回国后如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海归的光环和边际效益可能很快就递减了。总之,只有正确的人在一起做正确的事情,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修复事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在线客服
Copyright 2017-2018 天使科技企业孵化服务平台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7678号-1
技术支持:四川中翼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Process: 0.2658s ( Load:0.0025s Init:0.0081s Exec:0.2326s Template:0.0227s ) | DB :58 queries 1 writes | UseMem:2,749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