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第八条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建设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向公众公告相关信息"。建设项目名称:沂河、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第八条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建设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向公众公告相关信息"。因此,我单位特做如下公告。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建设项目名称:沂河、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
项目性质:改扩建;
项目单位:山东省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
建设地点:山东省临沂市、日照市;
建设内容:本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现有防洪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新建及加高培厚堤防、险工险段防护、穿堤建筑物及堤顶防汛道路建设等工程措施,提高沂河、沭河上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保障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程内容:(一)沂河:沂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主要内容有干支流堤防、干流护险、干流堤防截渗、穿堤涵洞、过路闸以及顺堤防汛桥等。其中干流复堤加固长17.6km,新筑堤(路)长38.72km;7条支流新筑堤长21.53km;干流护险16处长9.6km;干流堤基截渗6处长3.55km;干支流防汛道路:长78.98km;上堤坡道43处;干支流需新改建、维修加固穿堤涵洞共计106座;干流过路闸1座;顺堤防汛桥5座。(二)沭河: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主要内容有:干流复堤加固长13.79km,新筑堤长19.152km;堤防防渗2段,长2.495km;护险16处,总长13.29km;干支流防汛道路:长50.881km,设置坡道31对;需改扩建,新建涵洞45座;新建防汛桥3座;回水段治理堤防共长10.955km。
(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本项目的建设单位是山东省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
联系人:张志贵:联系电话:0531- 66895220:电子信箱:jsyglc@163.com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
联系人:王成;联系电话:0552-3092351;电子信箱:hwwcz@hrc.gov.cn ;联系地址:蚌埠市治淮路500号。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准备阶段:首先是研究有关文件,之后需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同时进行项目环境影响区的环境现状调查。
正式工作阶段:主要是做进一步的工程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之后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公众意见调查。
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主要是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最终完成环境报告书的编制。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公众调查的目的:了解本工程影响区和受益区的公众对本项目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此项目有何意见和建议。
(1)请公众提供个人准确信息主要包括:姓名、职业、文化程度、是否移民,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
(2)您是否了解在该地区拟建设该项目;
(3)根据您掌握的情况,认为该项目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
(4)您对施工期环境影响的认可程度;
(5)您对采取的环保措施的认可程度;
(6)您认为该项目的建设是否必要;
(7)您对该项目的建设最关心的问题是;
(8)是否同意该项目的建设。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在有关信息公开后,以信函、传真或者按照有关公告要求的其他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负责审批或者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意见。
自公告之日起,请于10日内提交您的意见和建议。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