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四是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从县域产业规模在全区排名,所在县市科技基础、农业产业化程度、组织保障是否完善、建设方案等几个方面对申报的示范县进行评定,并明确指出通过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县(市、区)、主导产业有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可优先申报。
粟定成
2012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自治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广西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配套文件之一。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方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做什么,该如何做,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本文将就《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主要亮点和如何进行落实进行解读。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意义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县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和加快广西创新体系建设任务的重点内容之一。《实施方案》的出台,一是为了通过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建设,更好的发挥广西特色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群,提高产业竞争力。广西有非常独特的农业资源,糖料蔗、桑蚕、木薯等特色优势产业位居全国首位。在全国蔬菜供给压力明显加大的背景下,作为全国最大的冬菜生产基地,广西的优势也开始显现出来。此外,柑橘、香蕉、奶水牛、对虾、罗非鱼等行业也居全国前列,优势也非常明显。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产品供给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农产品供后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迫切需要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把资金和项目集中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把政策和要素集聚到“一县一业”上来,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路子,集中力量打造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群,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水平。
二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目前,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日益突出,也是我区农业科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示范县建设,可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在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加快转化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是为了提升农民承接新技术、新知识能力。当前,我区农村人口总体上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偏低,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吸收和接纳能力不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难度加大。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的发展,要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首先要提高农民素质。多年的实践表明,集中力量针对性的抓好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农民的科技培训、成果转化,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是为了提高县市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我区当前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性非常突出,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大,二、三产业的比重过小,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滞后,产业链短,市场竞争力不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重道远。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科技进步是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和决定性力量,就广西目前情况,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突出的是要加快提升县市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农业科技进步模式,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以科技创新支撑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实施方案》提出了5大目标
《实施方案》围绕提升县市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做优我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方面考虑,提出要实现以下目标:
——重点建设50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
——在粮食、甘蔗、桑蚕、木薯、水果、蔬菜、畜禽、水产、速丰林、油茶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成示范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100项;
——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100个;
——培植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
——示范县农民人均收入年增幅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三、《实施方案》明确了5项工作任务
一是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进行集成示范和转化应用,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
二是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包括创建企业研发机构、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攻关和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等内容。
三是探索农业产业化组织新机制,提高农民承接现代农业科技能力。包括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的引导和规范,新型模式的探索,提升农民承接新技术新知识能力,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等内容。
四是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包括推动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服务组织的建设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五是开展实用科学技术培训,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面向企业劳动者的创业就业培训等内容。
四、《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示范县的认定管理
《实施方案》对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的申报程序、申报条件、评审认定和组织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示范县的申报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经市一级科技局审核后,上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评审认定。从县域产业规模在全区排名,所在县市科技基础、农业产业化程度、组织保障是否完善、建设方案等几个方面对申报的示范县进行评定,并明确指出通过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县(市、区)、主导产业有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可优先申报。评审认定环节,明确了评审认定示范县的名单和数量。明确了示范县的组织管理由科技厅负责,并实行动态管理。
同时,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保障示范县建设的顺利实施,实现《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
五、《实施方案》的主要亮点
第一,强调围绕特色产业,开展科技示范建设。《实施方案》选取甘蔗、桑蚕、木薯、水果、蔬菜等广西在全国特色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作为示范县建设的产业。产地、产业特色明显。
第二,强调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创建研发机构,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第三,强调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机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第四,强调以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农业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到2015年,科技特派员全部覆盖服务示范县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
第五,强调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企业劳动创业就业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发挥科技扩散支撑作用。
六、对落实《实施方案》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管理,狠抓落实。各示范县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同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和科技力量状况,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科技资源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要有专门的工作团队、专门的技术力量抓特色优势产业。
(二)多渠道保障经费投入。自治区安排农业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建设专项资金给予滚动支持,各市、县(区)要安排相应的经费支持示范县的建设,加强资源的整合和集成,引导金融资金支持,带动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集成推进方案的落实。
(三)加强督促检查。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抓好示范县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了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要立足优势,选准产业。根据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结合示范县申报条件要求,选准产业组织申报。
(五)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各示范县要努力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从政策扶持、资金投放、技术服务等方面,集中精力扶持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水平,培育一批先进典型。
(作者系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