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规划里提出了: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实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程。规划指出的路径就是:加快完善我区创新体系,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校院所知识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平台与基地建设,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为创新型广西建设提供条件保障。
广西要发展,科技自身要强大,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中,“强基础”是首位。强基础需要过程,怎样实现这个过程?在规划里提出了: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实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程。
如何加强我区的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规划指出的路径就是:加快完善我区创新体系,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校院所知识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平台与基地建设,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为创新型广西建设提供条件保障。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提升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我区科技基础能力的提升。为了完善我区的创新体系,规划首先提出了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通过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以现有23个产业研发中心为重点,加快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强上汽通用五菱、玉柴集团、柳工集团等企业的研发中心建设,推动其成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强优企业;重点建设110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发展若干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此外,要继续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在重点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建成2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创新型企业,使150家企业达到自治区级创新型企业标准。加快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单位。为了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能力,规划提出要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有色金属新材料、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等领域,着力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新建一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水平。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平台共建共享,完善科技文献数据信息服务和自然科技资源利用共享平台建设。
此外,围绕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平台与基地建设,规划还提出了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南宁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选择柳州、桂林等创新基础条件好的城市建设若干自治区级创新型城市,加强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壮大创新产业规模,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设施功能,优化创新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以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服务网络中心为重点,建设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完善展示、培训、推广、交流和服务等功能,继续办好面向东盟的科技专题展,加快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开展面向东盟的现代农业、海洋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机械制造等先进实用技术成果推广示范和技术培训,为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