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二、严格按照《评审准则》和本通知发布的《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表》(附件)对申请资质认定的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进行评审。五、各级质监部门应及时将本通知传达到辖区内的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严格对照通知要求组织开展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申请和到期复审工作。4.计算机检测系统要求:
黔质技监认函〔2013〕229号
省质监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机动车技术性能
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质量技术监督局、贵安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局审核中心: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国认实〔2007〕7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许可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监联〔2011〕179号)的要求,结合我省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实际情况,对我省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应按其实际开展检验业务的工作场所独立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资质认定。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原则上不得跨县(含县级市)级行政区域设立分支机构。
二、严格按照《评审准则》和本通知发布的《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表》(附件)对申请资质认定的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进行评审。
三、移动式机动车检测线(设备)申请资质认定的,应得到地(市)级以上公安交管部门和省质监局负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的部门的书面同意,并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和行政区域内开展工作。
四、申请资质认定的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应具有法人资格;非独立法人的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已经取得计量认证资质认定的,在其复查时,应完成独立法人注册。
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机动车安检机构申请资质认定的,原则上不予受理其申请。
五、各级质监部门应及时将本通知传达到辖区内的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严格对照通知要求组织开展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申请和到期复审工作。
附件: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表
省质监局
2013年5月30日
附件
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评审表
(本评审附表与评审报告同时报送)
序号(对应准则) | 评 审 内 容 | 评 审 意 见 | |||||
符 合 | 基 本 符 合 | 不 符 合 | 缺 此 项 | 不 适 用 | 整改项 及 说 明 | ||
4. | 管理要求 | ||||||
4.1 | 申请资质认定的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应具有法人资格;非独立法人的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已经取得计量认证资质认定的,在其复查时,应完成独立法人注册。 | ||||||
4.1.1 | 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机动车安检机构申请资质认定的,符合国认实(2007)74号文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 ||||||
4.1.2 | 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应独立拥有机动车性能检测设备,其对检测场地的使用权限应在三年以上。 | ||||||
4.1.4 | 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应拥有在编或长期合同制员工。 |
序号 | 评 审 内 容 | 评 审 意 见 | |||||
符 合 | 基 本 符 合 | 不 符 合 | 缺 此 项 | 不 适 用 | 整改项 及 说 明 | ||
4.1.5 | 申请资质认定的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不得在开展公正检验的同时开展机动车修理业务。 | ||||||
4.4 | 检测和/或校准分包 | ||||||
经资质认定的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不得实施分包检测。 | |||||||
5.1 | 人员 | ||||||
5.1.2 | 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的人员应具有相应机动车技术检验业务知识,并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对登录员、引车员、外观检查员、底盘检查员验证其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 ||||||
5.1.6 | 机动车性能检验机构的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 ※ |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此项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许可和监管工作的通知》执行。
序 号 | 评 审 内 容 | 评 审 意 见 | |||||
符 合 | 基 本符合 | 不 符 合 | 缺 此 项 | 不 适 用 | 整改项 及 说 明 | ||
5.2 | 设施和环境条件 | ||||||
5.2.1 | 1)有相应的停车场地、路试检验的设备设施,进、出停车场地标志标线明显,出入口视线良好,不影响公共交通. | ||||||
2) 检验厂房宽敞、明亮、防雨,通风照明设备完好,消防安全设备齐全,检测线布置合理,便于流水作业。 | |||||||
3)检测场地的长度、宽度、高度应满足检测车型的检测工作需要,并符合建筑标准的要求。各检测工位应有足够的检测面积,各工位在检测时应不产生相互影响。 | |||||||
4)检测线出入口应设引车道和必要的交通标志;检测线上应有工位标志、检测流程指示信号,应有防止非检测人员误入检测工作区的安全防护装置及标识等。 | |||||||
5)检测车间通道地面的纵向、横向坡度应小于1‰。在汽车制动检验台前后相应距离内,地面附着系数应不低于0.7。 | |||||||
5.3 | 检测和校准方法 | ||||||
5.3.1 | 对在用机动车的技术检验机构检验方法应依据《GA/T468—2004 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营运汽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检方法验依据《GB18565-2001营运汽车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农用运输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性能检验机检验构方法依据《JB/T 7235 -1994四轮农用运输车试验方法》、《JB/T 7237-1994 三轮农用运输车试验方法》、《GB 18321-2001 农用运输车噪声限值》、《GB 183221-2001 自由加速烟度限值》。公安交管部门、交通监管部门、农业管理部门另有规定的,应结合执行。 |
程序 | 评 审 内 容 | 评 审 意 见 | ||||||
符 合 | 基 本 符 合 | 不 符 合 | 缺 此 项 | 不 适 用 | 整改项及 说明 | |||
5.4 | 设备和标准物质 | |||||||
5.4.1 | 1)拥有申报所承担的检测车辆类型和项目所需的侧滑、灯光、轴重、制动、排放、噪声、速度等必要的能够满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设备及其校准设备。 | |||||||
2)申请特殊检验资质认定的,还应当具备与从事特殊检验相适应的必要设备和条件。 | ||||||||
3)对于不适应移动式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要求的简易检测装置,不能作为有效配置设备。 | ||||||||
4)对于满足国认实(2007)74号文第6条要求使用移动检测设备的机构,评审时可以按照《GA/T123—1996移动式机动车安全检测站条件》进行考核立项。 | ||||||||
5.4.10 | 计算机检测系统要求: | |||||||
1) 机动车安检机构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应当具有车辆登录、规定检测项目、参数的自动检测、自动判定、参数修正(标定)、检测结果数据的自动传输,以及符合标准要求的检测报告的自动生成、检测数据自动存档、查询、生成统计报表等功能。 | ||||||||
2)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配置的计算机等硬件和操作系统等软件,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得使用可以任意篡改或自动生成某些特定车型检测数据的检测软件。 | ||||||||
程序 | 评 审 内 容 | 评 审 意 见 | |||||
符 合 | 基 本 符 合 | 不 符 合 | 缺 此 项 | 不 适 用 | 整改项 及 说 明 | ||
3)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应当建立适用的检测车型数据库和适用的检测标准项目、参数限值数据库,符合行业管理的要求,应当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网。暂时不能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网的,应采取相应措施。 | |||||||
4)计算机联网检测控制系统应当设置检测标准、系统参数等数据修改的访问权限,防止随意更改检验报告。 | |||||||
5)从事营运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机构有关计算机系统管理要求参照上述规定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