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管理系统   信息资源  政策  政策解读   正文

从政策创新到科技创新:粮食十一连丰的中国经验

发布日期:2014-06-30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厅   查看:191

核心提示:来自农业部的消息称,今年我国冬小麦继续增产,单产创历史新高,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在高起点上实现“十一连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夏粮再次获得丰收,表明了坚持以自己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性和正确性。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立足国内,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来自农业部的消息称,今年我国冬小麦继续增产,单产创历史新高,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在高起点上实现“十一连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夏粮再次获得丰收,表明了坚持以自己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性和正确性。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立足国内,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十一连丰”再次让世人看到政策支持对稳粮的首要作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说,去年10月,国家及早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中央财政专项安排39.1亿元,支持冬小麦“一喷三防”、病虫防控、抗旱保墒保苗等春耕生产。特别是在今年国际市场粮价走弱的情况下,国家还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释放的信号非常强烈,对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至关重要。

“十一连丰”也让世人对科技力量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更加信服。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说:“我们不仅培育和推广了一大批适合于农田的丰产优质品种,使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还研究出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对新品种进行良种良法配套。从政策创新到科技创新,这都彰显了国家重农抓粮一系列举措的累积效应。”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免责声明 | 在线客服
Copyright 2017-2018 天使科技企业孵化服务平台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7678号-1
技术支持:四川中翼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Process: 0.3035s ( Load:0.0026s Init:0.0084s Exec:0.2700s Template:0.0225s ) | DB :58 queries 1 writes | UseMem:2,736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