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4.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偏少,企业核心技术缺乏。《实施意见》提出要重点支持两类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加快十亿元百亿元企业创新,在十亿元百亿元企业中打造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推动其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联合创新与研发,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带动全区企业科技创新。
钟会超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把它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在广西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把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迫切需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催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世界各国都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新的部署,积极争取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其中企业的作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尽快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提升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才能实现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的。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经济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真正坚持市场导向,才能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才能获取市场价值。从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律来看,企业在市场的最前沿,对新技术、新产品最敏感,只有坚持企业主导研发过程,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关键是要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真正建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才能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制约广西经济发展的瓶颈
广西目前还属于欠发展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发达省份还存在很大差距。广西经济的落后主要是工业发展滞后,工业发展滞后根本上是由于科技发展落后。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越来越成为制约广西经济发展的瓶颈,其中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造成企业未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因素。
(一)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企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能力。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企业面临国外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同时国内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因素的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面临更大的挑战。有数据表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纷纷倒闭,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企业具有更强的风险抵抗能力,盈利能力和效益水平受到的影响较小。企业只有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降低产品成本或开拓新的市场,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突出因素
1.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强度偏低。广西企业普遍对技术创新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多数企业生存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和规模扩张,缺乏创新主动性。据统计,2010年,广西80.6%的大中型企业没有科研机构,79.4%的大中型企业没有R&D活动,不少企业建立的研发机构往往只承担一些产品或工艺改进工作,有的只承担企业内部科技项目管理工作,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发中心。从研发投入来看,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6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93%,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R&D投入。
2.科技创新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R&D人员是直接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人员。2010年,广西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为16110人,占广西总量的30.7%,这个比例远低于全国49.6%的平均水平,说明了企业远未成为凝聚创新人才的主体,近70%的创新人才分布在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单位。尤其是高端创新人才匮乏,广西仅有“两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名,大部分产业领域缺乏科技领军人物。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企业创新产出能力弱。企业发展面临技术供给不足、原创能力不强、创新需求和内在动力较弱、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偏小,工程化、产业化条件不足,承载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较低,无力实施较大规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新产品产值是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广西平均每家大中型企业新产品产值仅为1.22亿元,低于全国1.62亿元的平均水平。2010年广西平均每个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仅为1.43件,远低于与全国4.37件的平均水平。
4.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偏少,企业核心技术缺乏。至2011年,广西仅有1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仅有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偏少。大部分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知名品牌、驰名商标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据统计,2010年广西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每个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仅0.84件,与全国平均水平2.48件还有较大差距。
5.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有待完善,环境不够优化。广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制定滞后、支持力度小、落实不到位。大部分政策措施基本都是沿用国家政策,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导向作用差。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税收政策可操作性不够,还得不到有效落实,广大中小企业享受不到优惠政策。企业创新创业环境不够优化,企业要享受政策的门槛过高、行政性审批程序繁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
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着力点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关键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研发投入主体、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广西创新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提出很多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推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根据企业的创新基础和水平不同,以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使其成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对于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按照产业化工程院、产业工程院、工程院的三个层次,在糖业、汽车、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建设25家工程院,工程院以创建国内一流研究机构为目标,是我区重大产业工程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重要平台。对于大中型企业,支持其建设100家自治区级研发中心和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支持其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增强企业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对于广大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发展3万家创意机构,加快培育20万创意创业人员,支持它们创新创业,扩大就业机会。
(二)重点培育和发展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具有很好的辐射和示范效应,能够有效带动其他企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要重点支持两类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加快十亿元百亿元企业创新,在十亿元百亿元企业中打造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推动其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联合创新与研发,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带动全区企业科技创新。二是加快建设100家自治区级创新型企业,通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在行业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示范带动产业走创新发展道路。
(三)构建面向企业的创新创业载体。《实施意见》提出要构建面向企业的创新创业载体大致包括四类:一是加快研发平台建设。二是加快广西工业设计城、广西软件城建设,建设集研发、设计、工作、生活、商务为一体的企业集聚区。三是加快高新区、工业园区等园区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园区,成为企业创新创业的集聚区和辐射区。四是加快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广西创意中心、专利服务机构、新产品推介和交易平台等科技中介机构和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四)支持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合作。产学研用结合,只有坚持以企业为主导,才能准确把握创新方向,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实施意见》提出要建设100家以上产学研用一体化企业,以产学研用合作项目为重点,形成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互支撑、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平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围绕企业创新需求开展产业技术研究,支持科技人员为企业服务。通过密切产学研用各方合作,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五)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政策是调动广大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有力措施。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实施意见》强调要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并从财税、金融、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优化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实施意见》提出在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科研经费补助等方面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积极探索后补助科技经费投入方式。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增加科技投入。提出要加大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力度,支持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开展科技创新相关业务,加快形成风险投资基金孵化、信贷资金支持、债务融资壮大的科技服务创新的机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实施意见》提出建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企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发经费等反映科技进步的主要指标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作者系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