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其中:自2013年第三季度起,信息报送工作考核以完成任务情况、栏目维护情况、浏览量、信息质量四项指标综合评价各单位信息报送工作情况。各单位报送信息2.16万条,其中第一季度各单位报送信息1275条:兴安盟农牧业局1029条、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90条、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70条、通辽市农牧业局69条、包头市农牧业局17条。
各盟市农牧业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属各单位:
根据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工作管理制度>和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内容保障及信息公开管理制度>的通知》(内农牧办发〔2014〕55号)和《关于印发内蒙古农牧业厅“农信通”信息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内农牧市发〔2008〕54号)文件精神,现将2014年第一季度网站信息报送情况、“12316”三农服务热线运行情况和“农信通”运行情况通报如下:
一、网站信息报送情况
(一)信息报送情况。全区12个盟市农牧业局、21个厅机关处室局和26个厅管、厅属单位按要求在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上通过在线方式注册了信息员。注册信息员总数达到753人。报送信息总数为3602条,浏览量28.88万人次。其中:
1.各盟市农牧业局第一季度报送信息3171条,浏览量22.47万人次,信息报送条数同比增长为72.1%,浏览量同比下降38.3%。11个盟市农牧业局完成了信息报送任务,占报送总数的91.7%(详见附件1)。
2. 厅机关各处室局第一季度报送信息117条,浏览量1.65万人次,信息报送条数、浏览量同比下降8.6%、2.9%。在统计的21个厅机关处室局中,有15个部门完成了信息报送任务,占报送总数的71.4%(详见附件2)。
3. 厅管、厅属各单位第一季度报送信息314条,浏览量4.75万人次,信息报送条数、浏览量同比下降44.0%、32.4%。在统计的25个厅管、厅属单位中,有13个单位完成了信息报送任务, 占报送总数的52.0%(详见附件3)。
(二)栏目维护情况
1.“行政通知”栏目发布情况。第一季度各单位以农牧业厅、农牧业厅办公室发文共计84个,其中上网35个,上网率仅为41.7%(详见附件5)。
2.“图片新闻”栏目发布情况。第一季度共有8个厅管、厅属单位发布了17条图片新闻,浏览量5331人次(详见附件6)。
3.“财务公开”栏目发布情况。自2011年2月建立栏目以来,信息更新及时,累计发布信息58条。
4.“实用技术”栏目发布情况。第一季度共发布信息380条,累计发布信息3.6万条。
5.“品种资源”栏目发布情况。第一季度发布信息31条。
6.“农事指导”栏目发布情况。第一季度发布信息937条。其中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兴安盟农业局栏目维护较好。
(三)信息报送存在的问题
1.栏目选择不正确。有些信息属于盟市动态栏目的信息,但发布到部门动态。
2.信息不完整。行政通知栏目信息填写不完整,有些信息没有注明信息来源。
3.报送信息质量相对较差。部分信息存在内容简单、文字表述不准确等问题。要求各单位提供有内容、有创新、有影响的信息。
4.信息发布滞后。信息发布不及时,有些信息内容是一个月甚至是几个月前发生的,虽然信息内容较好但不能满足时效性要求。
5.信息标题不规范。有些信息的标题使用 “我盟”、“我市”、“我县”、“我局”、“我站”等称谓,没有用规范的地区和单位名称。
6.个别单位对所负责的栏目维护不及时。如自治区种子管理站、自治区家畜改良站、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自治区饲料草种监督检验站没有及时维护“品种资源”栏目。
凡存在上述问题的信息,我厅信息管理员在信息审核时全部驳回,驳回的信息不予统计。
(四)信息报送工作的几点要求
1.凡未在“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上注册信息员的单位,请尽快注册。如果信息员有变动,请及时与农牧业信息中心联系。
2.规范信息发布内容,要根据所报信息内容选择适合栏目进行发布。
3.信息内容要填写准确、完整。报送行政通知信息要求必须填写索引号,索引号按照信息公开目录进行统一编号;分发关键字选择办文单位;务必注明文章来源。
4.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真实和时效是信息的最大特点,是衡量信息质量的主要指标,请各单位高度重视,严格把关。
5.统一信息字体格式。请在编辑器内填好报送信息后,点击工具栏最后一排最后一个图标,统一文本格式。
6.各单位提交信息应本地化、部门化,并确保版权所有,避免出现版权纠纷。
7.厅机关各处室局、厅属各二级单位要按照《关于做好“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内容保障整改工作的通知》(农牧办发〔2013〕29号)文件要求做好相关栏目内容保障工作。
8.各盟市农牧业局要按照《关于做好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农事指导”栏目信息报送工作的函》(内农牧办发〔2013〕34号)文件要求,做好“农事指导”栏目的信息报送工作。
9.自治区种子管理站、自治区家畜改良站、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自治区饲料草种监督检验站要做好“品种资源”栏目信息报送工作。
自2013年第三季度起,信息报送工作考核以完成任务情况、栏目维护情况、浏览量、信息质量四项指标综合评价各单位信息报送工作情况。以上问题如有疑义请咨询内蒙古农牧业信息中心。
二、“12316”三农服务热线运行情况
第一季度“12316”热线共接听了1817位农牧民电话,具体情况如下:
(一)热线接听情况。第一季度“12316”热线共接听了1817位农牧民电话,其中:技术咨询733通,占总数40.3%;政策咨询251通,占总数13.8%;市场咨询124通,占总数6.8%;投诉15通,占总数0.8%;其他694通,占总数38.2%。
(二)各盟市农牧民拨打热线情况。农牧民累计拨打热线较多的盟市为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详见附件7)。
(三)专家解答热线情况。区直与各盟市场外专家解答“12316”热线专业问题共589个(详见附件8)。
(四)语音数据库建设情况。“12316”三农服务热线语音数据库收录信息4.15万条。按信息来源划分,农业部三电合一数据库导入信息1.98万条;各单位报送信息2.16万条,其中第一季度各单位报送信息1275条:兴安盟农牧业局1029条、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90条、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70条、通辽市农牧业局69条、包头市农牧业局17条。
(五)与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绿野之声联合直播情况。第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各单位与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绿野之声共做节目66期(详见附件9)。
三、“农信通”运行情况
第一季度各盟市均按要求完成了“农信通”的信息报送工作。据统计,第一季度(1月份至3月份)报送信息共计1452条。其中,各盟市报送信息144次共计1424条,厅属相关单位报送信息28条。
根据第一季度信息报送数量、质量和实际完成情况,对各盟市报送信息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档次,其中优秀占4.33%、良好占72.3%、合格占14.7%、较差占8.67%(详见附件10)。
根据信息质量评价系数,信息报送完成较好的盟市为:乌海、通辽市、包头、兴安盟、呼和浩特市 (详见附件11)。
附件:1.第一季度各盟市农牧业局信息报送情况统计表
2.第一季度厅机关信息报送情况统计表
3.第一季度厅属各单位信息报送情况统计表
4.第一季度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主要栏目维护与运行情况
5.第一季度厅机关各处室局及厅属各二级单位行政通知报送统计表
6.第一季度图片新闻上网情况统计表
7.第一季度各盟市农牧民拨打热线情况统计表
8.第一季度专家解答农牧民热线咨询统计表
9.第一季度各单位与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绿野之声联合直播情况统计表
10.第一季度“农信通”信息质量统计表
11.第一季度“农信通”各盟市信息报送情况通报一览表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2014年5月12日
第一季度信息报送情况统计表.doc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