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国务院《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私募市场,以及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等多方面,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针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正逐步廓清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路径。这些顶层设计无疑都是为了完善资本市场制度。
国务院《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私募市场,以及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等多方面,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针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正逐步廓清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路径。去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今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资本市场发展作出六项部署,即继续稳妥推进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培育私募市场、建设期货市场、促进中介创新,以及继续扩大资本市场开放六个方面。这些顶层设计无疑都是为了完善资本市场制度。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路径逐渐清晰。从《意见》透露的信息来看,笔者认为以下改革方向值得重视:
第一,《意见》提出,要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取向。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提法意味着先修改《证券法》再推动IPO注册制改革的主张得到认可。金融是最需要法治规范的领域,这已经在债市、股市、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诸多弊案中得到证实。因此,如何有序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发展和完善中国金融体系,防范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都需要金融法律法规的系统配套,通过立法修法对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交易行为起到引领作用。
第二,未来有可能在当下高评级债券的基础上推出高收益债券,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集合债。从某种程度上说,去年年中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两大重要内容之一,债券市场改革的着力点不在一级市场而在二级市场,原因在于二级市场才是风险跟踪和定价的关键所在。只有广泛的做市商群体参与,才能带动二级市场信用信息的传播和价格的发现,并通过流动性予以实现,继而通过对一级市场的反馈约束债券的发行,包括约束城投债和地方债务的无序扩张。
第三,《意见》提出,要促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放宽业务准入,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这与央行对互联网金融不宜管得过多过死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不过互联网金融“先看看”的阶段已经过去,今后会更加注重规范发展,包括可能推出负面清单管理。
第四,监管层继续放宽外资持股比例。这意味着可能会鼓励实体企业到境外上市以及发展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以及继续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规模,“国际板”也有可能被列入议事议程。
从《意见》内容和不断提升的市场预期来观察,毫无疑问,当下证监会推行的改革思路应该是“先规范后发展、轻审批重监管”,而按品类监管更能适应资本市场分层次发展并要求分类监管的内在需要。可以相信,随着顶层设计以及系统的战略安排,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指日可待。(作者:周子勋 摘编自5月14日证券时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