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各有关单位:2013年下半年,通过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违规补焊事件及近年来发生的民用核安全设备质量事件典型案例的经验反馈,全行业受到了一次集中警示教育,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了民用核安全设备质量的极端重要性,核安全文化与质量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加强焊工和焊材库管理,对违规补焊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各有关单位:
为巩固民用核安全设备安全大检查成果,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民用核安全设备经验反馈现场会关于确保核安全设备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针对核安全设备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的违规补焊等不良作业习惯,根据《全国民用核安全设备违规补焊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我局组织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及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于2013年11月下旬至2014年1月中旬开展了民用核安全设备违规补焊专项整治行动(第一阶段)。此次活动在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下,稳步推进,富有成效,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3年下半年,通过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违规补焊事件及近年来发生的民用核安全设备质量事件典型案例的经验反馈,全行业受到了一次集中警示教育,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了民用核安全设备质量的极端重要性,核安全文化与质量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次专项整治行动按照“经验反馈全覆盖、不良习惯不放过、违规行为零容忍、依法处罚不放松”的原则,注重调动持证单位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先全面自查、后重点抽查”的工作模式进行。
第一步的自查工作从2013年11月21日开始。许可活动范围涉及核设施现场外焊接活动的单位,除5家以外,均按要求在2013年12月10日前完成了对违规补焊等不良作业习惯的自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实事求是地上报我局及环境保护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对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多数单位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做到了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为全面遏制违规补焊等不良作业习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步的现场核查与检查工作从2013年12月10日开始至2014年1月15日结束。我局共组成12个检查组,对2013年8月1日以来在核设施现场外从事过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活动的43家单位开展了现场核查与检查。检查以焊接相关工作为重点,包括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的有效性、焊接和补焊程序的完善性及管理和工艺文件的规范性等方面。现场核查与检查得到了各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未发现恶意违规事件。
二、存在的共性问题
检查发现,相关单位在特种工艺人员管理、焊材及焊材库管理、焊接工艺评定等六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部分单位还存在同类问题重复发生的现象,主要情况如下:
(一)人员管理方面。特种工艺人员资质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焊工资质过期和超范围活动现象;部分单位由于焊工、焊接检查员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焊接数据包或相关管理制度的审核批准都由非焊接专业人员执行。
(二)焊材管理方面。焊材管理控制不严格,如不完全满足采购技术要求,未进行焊材复验或验收报告检验项目缺项;焊材烘干、发放和回收操作不到位,或记录不完整,帐物不符;焊材库温湿度控制不规范,保温箱、烘干箱和保温桶使用不规范。
(三)焊接工艺评定方面。焊接工艺评定缺项、覆盖面不全,与上游技术文件存在偏差;焊接工艺评定或焊接工艺规程中焊接参数计算错误,评定过程不符合工艺要求;焊接操作规程要求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
(四)程序制度执行方面。选用工艺评定和工艺规程时不严谨或不匹配,部分单位未编制补焊工艺文件;焊接工艺执行不到位,操作者按章办事的意识不强,施焊过程随意性大,为加快速度,自行变更焊材规格、修改既定工序。
(五)记录和报告方面。对过程记录重视不够,填写不规范、不完整;无补焊记录或者补焊记录不详细,可追溯性不强,如对补焊和缺陷挖除位置及大小未详细记录,焊材批号等部分重要焊接参数未记录,多条焊缝仅有一条记录等。
(六)事件处理方面。对缺陷处理就事论事,缺少根本原因分析;个别单位对焊缝返修次数的规定不明确或不符合标准要求;经验反馈不到位,导致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根据专项检查结果,我局梳理汇总了相关单位存在的各类主要问题(见附件一)和部分单位在整治不良作业习惯、开展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良好实践(见附件二)。各单位应对照共性问题,对标良好实践,结合现场检查的记录单,进行全方位自查和整改,深挖产生问题的根源,全面消除质量隐患,杜绝违规补焊事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把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管要求、典型案例及良好实践传达到所有员工,不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核安全文化水平。
二是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制定和完善补焊程序、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规程、无损检验规程、焊材及焊工管理等制度,弥补失控环节。
三是进一步明确焊工、无损检验人员等特种工艺人员和基层管理者的任职条件,落实岗位责任。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加强焊工和焊材库管理,对违规补焊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四是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突出焊接质量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强化过程监督有效性,加强对焊接质量问题的跟踪处理,确保核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请各单位于2014年6月30日之前,将整改报告提交环境保护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整改结果将作为我局今后受理、审批相关单位民用核安全设备许可证扩证、延续的重要参考依据。今后,我局将把不良作业习惯的整改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的重点,及时总结并通报存在的问题,推广良好实践,做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馈,促进全行业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坚持依法从严监管,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事件,依法从严从快处理,确保核安全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
附件:1.专项检查问题汇总
2.专项检查良好实践汇总
国家核安全局
2014年5月12日
抄送:环境保护部华北、华东、华南、东北、西北、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机械院核设备安全与可靠性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