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4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已启动,现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关于申报2014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通知》转发你们,我委从即日起开始组织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各开发区及特色工业园区,有关企业:
2014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已启动,现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关于申报2014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通知》转发你们,我委从即日起开始组织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申报单位请按《关于申报2014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通知》、《2014年度“倍增计划”项目指南及说明》和《“倍增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大纲)》的要求,实事求是地编写相关材料,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可靠,认真做好2014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相关资料请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网站www.itfund.gov.cn下载)。
二、为保障全市申报项目向国家基金办报送的时间要求,各项目申报单位务于4月21日前,将申报材料初稿(电子稿)报送到我委进行初审和修改完善。请各申报单位注意按时报送,逾期将不予受理。
三、申报相关问题请与我委电子制造业处联系咨询。
特此通知
联系人:唐姗姗
联系电话:63895241
E-mail:puredrop@qq.com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
2014年4月4日
工电子函〔2014〕156号
关于申报2014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依据《关于申报2014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的通知》,经研究,2014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即日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凡有意向申请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单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申报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符合《2014年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指南》(见附件1)的范围。
(二)申报的项目由技术、产品或系统开发单位(以下简称“开发单位”)和技术、产品或系统应用单位(以下简称“用户单位”)联合申报。项目申报联合体中,确定一家牵头单位,牵头单位一般应为企业法人。
(三)申报的项目技术先进,技术成果能够在用户单位实现应用,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四)申报的项目在地方或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具有较强的推广性和示范性。
(五)申报单位所属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信息技术应用主管部门、大型企业集团(以下称推荐单位,具体名单详见基金申报网站www.itfund.gov.cn)的推荐意见。
(六)为加强基金项目管理,申请项目的单位应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网(www.itfund.gov.cn)进行注册(以前年度已注册企业不必重复注册)。
二、申报材料
(一)开发单位与用户单位共同承担项目的合作协议。
(二)“倍增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见附件二)。
(三)能够说明项目技术和产业化能力、项目应用效果以及后续推广应用前景的有关材料。
(四)项目可行性报告有关附表的内容,提供牵头单位的材料即可。
三、材料报送
(一)项目申报材料应于2014年4月30日前递交我部(如邮寄以当地邮戳为准),包括纸质文本(A4格式)一式两份和电子文本(U盘或光盘保存)一份,两稿主体内容应一致。
(二)为收件方便,凡邮寄申报项目材料的,应以邮政特快专递形式寄送。
(三)纸质稿和电子稿应同时送达。逾期递交的或未按照规定数量、形式递交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四、项目受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受理“倍增计划”项目申报,负责对项目申报的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杨旭东、刘 哲
联系电话:010-68208286、68208211
传 真:010-68271654
邮 编:100846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号楼216房间)。
附件:1.2014年度“倍增计划”项目指南及说明
2.倍增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大纲).doc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
2014年4月1日
附件1
2014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技术应用
“倍增计划”项目指南及说明
一、项目指南
1.安全可靠芯片与基础软件在机电仪器设备(石化及电力输配)中的应用示范
2.工业网络控制系统在轨道交通行业(车辆、轨道系统)的应用示范
3.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应用示范
4.新型平板全压接大功率IGBT器件在高压直流输变电装备的应用示范
5、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
二、项目说明
1.安全可靠芯片与基础软件在机电仪器设备(石化及电力输配)中的应用示范
以石油化工、电力输配领域为切入点,基于安全可靠的核心芯片与实时操作系统,要求采用16/32位微处理器内核,内(外)置存储器,实现低功耗,集成ADC,支持各类I/O接口,支持工业现场总线协议,在机电仪器设备中实现批量应用,提升我国机电仪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机电仪器设备行业两化深度融合。
2.工业网络控制系统在轨道交通行业(车辆、轨道系统)的应用示范
开发基于网络的自动化实时综合监控系统。针对车辆,掌握TCN核心技术,开发符合TCN标准的列车网络设备及相关核心芯片、软件和各类接口等,实现对车辆控制信息、通信信息和故障信息的显示、存储、传输和处理;针对轨道系统,能够实现对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的实时集中监控功能和各系统之间协调联动功能。具备移动控制和动态重构功能,多个地点的控制中心互为备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系统数据库容量大于等于60万点,实时数据刷新时间小于等于1秒。具备跨异构控制器件的能力,实现系统的兼容性。针对车辆和轨道系统所开发的设备和产品在轨道交通行业实现示范应用,提升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促进轨道交通行业两化深度融合。
3.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应用示范
开发基于北斗的定位和行车记录模块,具备以下指标要求:通道数达到并行双 32 通道;冷启动时间≦32s;热启动时间≤2s;重捕获时间≤1s;工作温度 -20℃—65℃;定位精度
4.新型平板全压接大功率IGBT器件在高压直流输变电装备的应用示范
面向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基于安全可靠的IGBT芯片,采用全压接式等新型封装技术,研发响应速度快、效率高、可靠性高的大功率IGBT器件技术和产品,解决器件的热疲劳问题,提高耐冲击抗振动的性能,IGBT器件额定电压1700V,电流
800A,并实现在高压直流输电装备上的规模应用。
5.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
基于安全可靠的RFID、二维码、唯一标识和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企业数据交换、公共标识解析、行业应用、客户终端查询和信息安全认证等服务,实现食品生产企业自有信息系统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为消费者、生产企业、政府提供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等服务,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监督权,推进食品行业质量品牌提升,促进食品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平台类项目配套资金比例不低于1:1。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4月4日印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